作者是 張敦熙   

週日, 14 十月 2012 01:04

懂勁為太極拳術語,在早期文獻中,言及懂勁者:

先為王宗岳太極拳論〈經〉:由着熟漸悟懂勁,由懂勁而階及神明,非用〈功〉力之久,不能豁然貫通焉。」

「陰不離陽,陽不離陰,陰陽相濟,方為懂勁,懂勁後,愈練愈精,默識揣摩,漸至從心所欲。」

次為楊氏班侯傳手抄本,太極法說:

八門五步用功法:「
‧‧‧必先明知覺運動四字之本,由知覺運動得之後,而后方能懂勁,由懂勁後自能接及神明,‧‧‧

固有分明法:「蓋人降生之初,目能視、耳能聽、口能食、顏色聲音香臭五味,皆天然知覺,固有之良能,其手舞足蹈於四肢之能,皆天然之良能,思及此,是人孰無,因人,性近習遠,失迷固有,要想還我固有,非乃武無以尋運動之根由,非乃文無以得知覺之本原,是乃運動而知覺也,夫運而後知〈覺〉,動而後知〈覺〉,不運不覺〈知〉,不動不知〈覺〉,運極則為動,覺盛則為知,動知者易,運覺者難,先求自己知覺運動,得知於身,自能知人,要先求知人,恐失於自己,不可不知此理也,夫而後懂勁然也。」

對待無病:「
‧‧‧所謂對待者,不以頂匾丟抗相對於人也,要以粘黏連隨等待於人也,能如是,不但無對待之病,知覺運動自然得矣,可以進於懂勁之功矣。」

太極懂勁解:「自己懂勁,接及神明,為之文成,而後採戰身中之陰,七十有二,無時不然,陽得其陰,水火既濟,乾坤交泰,性命葆真矣。於人懂勁視聽之際,遇而變化,自得曲誠之妙,行著明,於〈可〉不勞運動覺知也,功至此,可以攸往咸宜,無須有心之運用耳。」

太極下乘武事解:「
‧‧‧要非粘黏連隨已成,自得運動知覺,方為懂勁,而後神而明之,化境極矣!夫四兩撥千斤之妙,功不及化境,將何以能,是謂懂粘連,得其視聽輕靈之巧耳。」

懂勁先後論:「夫未懂勁之先,長出頂匾丟抗之病,既懂勁之後,恐出斷接俯仰之病,然未懂勁,故然病,亦出勁,既懂,何以出病乎?緣勁似懂非懂之際,正在兩可,斷接無準矣,故出病,神明及猶不及,俯仰無著矣,亦出病,若不出斷接俯仰之病,非真懂勁,弗能不出也,胡為真懂,因視聽無由,未得其確也,知膽眇顧盼之視,覺起落緩急之聽,知閃還撩了之運,覺轉換進退之動,則為真懂勁,則能接及神明,及神明自攸往有由矣,有由者,由於懂勁,自得屈伸動靜之妙,開合升降,又有由矣,由屈伸動靜,見入則開,遇出則合,著來詳〈降〉,就去則升,夫而後才為真及神明也,明以,豈可日後不慎行坐臥走飲食溺滷之功,是所為及中成大成也哉。」

尺寸分毫在懂勁後論:「在懂勁先求尺寸分毫,為之小成,不過末技武事而已,所謂能尺於人者,先非懂勁也,如懂勁後神而明之,自然能量尺寸,尺寸能量,才能節拿抓閉矣。」

迨至民國十年辛酉秋,楊氏健侯弟子許寵厚禹生編著出版之太極拳圖說:有太極拳經〈論〉詳註:

「由着熟而漸悟懂勁,由懂勁而階及神明,然非用力之久,不能豁然貫通焉。」;此言習太極拳者,進功自有一定程序,而不可躐等躁進也,太極拳之妙,全在用勁。〈此勁字係靈明活潑由功深練出之勁,不可作力量解〉然勁為無形,必附麗於有形之著,始能顯著,言太極拳者,每恃善於運勁,而輕視用著,以致習者無從捉摸,有望洋興嘆之慨,虛度光陰,難期進益,較循序漸進者,反事倍功半,不遵守自然之程序故也,昔孔子講學,常因材施教,故諸門弟子,各得其益,拳雖屬小技,然執塗人而語以升堂入室之奧,未有能豁然者,故習此拳者,應先模仿師之姿勢,姿勢正確矣,須求姿勢互相聯貫之精神,拳路熟習矣,須求各姿勢着數之用法,着熟矣,其用是否能適當,用均得其當矣,其勁是否不落空,勁不落空,是真為着熟,再由推手以求懂勁,研求對手動作之輕重遲速,及勁行之趨向方位,久之自由微懂而略懂,進至無微不覺,無處不懂,方得稱為懂勁,懂勁後,不求用着而着自合,進至無勁非着,無着非勁,漸至不須用着,祇須用勁,再至不求用勁,而勁自合,洵至以意代氣,精神所觸,莫之能禦,則階及神明矣,是非數十年純功,曷克臻此。

「陰不離陽,陽不離陰,陰陽相濟,方為懂勁。」:知彼己之剛柔虛實,則陰陽互為消長,以虛濟盈,而不失其機,斯真懂勁。

「懂勁後,愈練愈精。」反襯不懂勁,則愈練愈不精也。

「默識揣摩,漸至從心所欲。」懂勁後,能自揣摩。默而識之,有餘師矣。

嗣於民國十八年己巳楊氏澄甫弟子,上海致柔拳社創始人陳氏微明編著之太極拳問答;有〈二〉關於推手者:

問:推手聽勁〈知覺對方之方向長短,謂之聽勁〉,祇用兩臂,他處亦須聽勁否?

答:聽勁功夫,先練習兩臂,久而久之,全身皆須練習聽勁,黏在何處,其處皆有知覺,皆能懂勁,敵掌或拳,挨進吾身,皆能化去其力,使之落空,方能謂之真懂勁也。

問:不黏亦可聽勁否?

答:亦或有此理,內家拳不外練精化氣,練氣化神,練神還虛三種境界,若能練精化氣,則體魄堅剛,外力不入,若能練氣化神,則飛騰變化,意動形隨,若能練神還虛,則人我兩忘,形神俱遣,至此境界,雖不黏亦能制人矣。

有〈三〉關於推手者:

問:太極拳之散手如何用法?

答:太極拳七十餘式,均是散手,既有散手,何必又習推手之法?蓋太極拳散手之變化,均由推手變化而來,能聽勁,則散手方能用之而適當,若不能黏住敵人,不知聽勁,則用散手亦猶外家之格打,未並着着適當也,太極拳論云,由着熟而漸進悟懂勁,〈着即散手〉由懂勁而階及神明,觀此可見着熟為第一層功夫,懂勁是第二層功夫,着熟不難;懂勁最難,譬如敵人打一拳來,若不先黏住,則不能聽人之勁;不能聽人之勁,則不能或左或右,或高或低,或進或退,而施用散手。既黏之後,若敵人手往上起,則亦隨之而起,即可以左手擊其胸部;若敵人手往下落,則隨之下落,以左手擊其面部;若敵人手往前進,勁偏左,則隨之向左化去其手,即可分手,以左手黏之,騰出右手擊其頭部;勁偏於右,則隨之向右化去其力,以左手擊其頭部或肩部;若敵人抽拳,則乘勢向前放勁;此略其大概也,總之太極拳:散手與他種拳散手不同。太極拳之散手,是由黏住聽勁而出,他種拳之散手,是離開而各施其手腳,遠則彼此不相及,近則互相抱扭,仍有力者勝焉,楊澄甫先生有云:「太極拳散手,隨機應變,無一定法,若會聽勁,則聞一知百;若不會聽勁,雖多法,亦用不好。」孫武子曰:「知己知彼,後人發先人至。」太極拳聽勁,全是知彼功夫能黏住敵人,彼不動我不動,彼微動,我先動。彼不會聽勁,一動即跌出矣。若太極拳聽勁功夫尚不能做到,不能黏住敵人,則不必與人動手可也。

問:二人黏手聽勁之功夫略等,亦能施用散手否?

答:此則不易施用,概俱能聽勁,則不能與之脫離故也,若一方能於脫離而施用散手,則其功夫必較深。故精於太極拳者,粘住人,則對方決難以施其散手,故粘手之功夫至為重要,而不可輕視之也。

民國三十年癸未陳氏公炎林編著之太極拳刀劍桿散手合編一書中,有論勁專篇,將聽勁、

懂勁分別論列:

聽勁:此聽乃週身皮膚知覺之聽,非通常用耳之聽也,故在未練聽勁之前,必須先練粘黏勁,若不明沾黏,則不能聽,或以推手之綱領,全在懂勁,而未知不聽,即不能懂。〈懂其動作變化〉猶如言語,若不用耳靜聽,即不能會解人意故欲懂非聽不可,太極拳之聽勁亦然,非將己身呆力拙氣拋棄,放鬆腰腿,靜心思索,而斂氣凝神以聽不可。夫不聽,如何能懂,不懂,如何能走,不走,如何能化,不化,如何能發。由此可知太極拳中之聽勁,甚為重要,希學者深注意焉。

懂勁:能聽,然後能懂,此固為一定理,然聽或不準確,即不能全懂,故懂勁一門,亦無困難,非由名師口授與自己切實研究不可,經相當時期後,方能全明其理,在太極拳推手中,未懂勁之先,固易犯頂匾丟抗等病,然以懂勁後,往往易犯斷結俯仰各病,此乃後者在似懂非懂之間,斷結無一定標準,皆因視聽不能準確,尚未能達於真正懂勁之境。倘能閃還撩了轉換進退,行動自然,隨心所欲,如是方可謂真正懂勁也,真正懂勁之後,即能得屈伸動靜之妙。開合升降之效,見入則開,遇出則合,看來則讓,就去則升,果能到此地步,即入神明之域。

太極拳論中所云:「懂勁後,愈練愈精。」此之謂也。在未懂勁前,若先求尺寸分毫,斯為小功,不過末技而已,所謂能尺於人者,實非先懂勁也,必須懂勁後,神而明之,自能量尺量寸量分量毫,能量,然後能節拿抓閉,到此境界,又分自己懂勁;於人懂勁兩種,自己懂勁,接及神明,能反採戰己身中之陰,時時皆然,俗謂陽得其陰,水火既濟,乾坤交泰,性命葆真矣,此乃修道中要訣。若於人懂勁,視聽之際,隨遇變化,不著思慮形相而無往不宜,自得太極之妙,此即技擊中之要綱。上述兩種,乃為太極拳之大成,故習太極拳者,非懂勁不可,如莫明此道,則難與言太極拳者矣。

上述諸文獻,對懂勁之道,可謂論列詳盡,但對初學拳者而言,仍不易理解,更談不上究竟,蓋非練熟拳架而又由為師者將每招每式之用法,勁道作詳細之解說與實驗,實難進入究竟之門,尤須做推手之練習,由練習中去摸勁,去漸悟其理,漸明其勁,而後才能升堂入室,究其奧妙,以期達懂勁功夫。

茲就着、勁兩義,作一詮釋,俾初學者有所助益。

着為著之俗字,有著落,著實之義,其在武術中為招字轉音,不知始自何時,著,招變成同音同意。成為武術中之術語字。招,手呼也、射之的也。武術以身手為主,故以招,以代其義。習稱有,招式、招法、招數。陳鑫書中有太極拳著解,言「即形命名謂之著」。以拳式有似鳥獸動作而命名曰:白鶴亮翅,野馬分鬃,以自己身手動作而命名曰搬攔捶,轉身搬捶等是。太極拳中文獻對招,名寫為著,以其有落實之義,招不空浮也。又含有勢、法兩義,若言某人著法不錯,意即用法不錯,所謂用法,不外攻防,所法含踢打拿摔跌,所用為拳掌指腕肘臂肩胯膝腳腿。必要時頭亦可用。惟太極拳用法多尚擊發。所謂擊,乃擊人兩肩窩,兩下臂、兩大腿、兩胛骨中部,擊之動搖人志,而不使傷。其他如眉間、鼻樑、太陽、耳根、咽喉、中腕、期門、海底、尾閭、腰腎等部位,稍一重擊,即易致傷,例多戒用,至於用著之最高技法,則為節拿抓閉。〈前稱點穴〉其法並非太極拳所獨有,他拳亦多講究。祇以太極拳特尚粘黏連隨,故用時較易施為,但因易於傷人,故不公開傳授,致習者甚鮮,前述楊式傳抄本「太極法說」:四十目中有五目中言及,一、太極尺寸分毫解。二、太極膜脈筋穴解。三、太極節拿抓閉尺寸分毫辨。四、尺寸分毫在懂勁後論。五、口授穴之存亡論。足徵楊氏熟諳斯法。在陳鑫所著太極拳圖說,雖未專篇證及,但其錄內經經穴歌。十二經穴圖。任督衝三脈穴圖。衛氣證。營血週行十二時歌。任督脈論,重點在言練著與導引吐納及脈血之關係,而其在重要穴目後有曰:「打人必識穴道,恐打傷人。如膻中上脘一被打心氣一提,心血一聚,隨時令人昏迷,甚而至死,故將針灸面背圖繪之於前,以備學者觀覽,有觀緊〈委〉穴須熟記之,歌曰:「身似弓身勁似弦,穴如的兮手如箭,按時發兮須肘正,千萬莫要與穴偏」。又於太極拳著解後附有兩首七言俚語,一、掤擠按須認真,引進落空任人侵,周身相隨敵難進,四兩化動八千斤。二、上打咽喉下打陰,中間兩肋並當心,下部兩腿合兩膝,腦後一掌要真魂。從而可見,早期陳式太極拳,其著擊極重穴道,而誡人謹防與慎用也。

所謂發,乃係將人擲發遠倒,而不使人受傷害,實為具有道德性最好的技法,而為太極拳所特尚。發之要義,即於兩人交手時,於最短最速之時空,移人重心於其體外,而致人於仆倒也,為較擊法更進一層;著,著之要求。須姿勢正確,動合規矩,也就是要符合先哲遺留下之經典歌訣。太極拳拳式,其中四分之三皆具發人之著,必須熟練,其致效之途徑,則為推手,大之實驗訓練。並從而練習體悟、摸勁、聽勁、懂勁、用勁之道;進而至無著非勁,無勁非著,著勁合一,浸至「渾身是手手非手。」之熟巧境界。

勁,有強義,力之強者為勁,又可稱勁為力,在武術中勁是加上呼吸,意氣的作用,所產生的力量,故多喜言勁而鮮言力。力的本義,在物理學上,凡是能使別的物體運動,靜止或轉變方向,速度的原因,謂之力,如重力、動力、靜力、離心力、向心力、合力、分力等,在人體生理上,由體能產生的效能,作用亦謂之力,如體力、智力、心力、巨力、耳力等,在武術上將人擊發,即係以本身體能產生的效能,使對方身體跳動,傾跌,即屬力的作用。因之練習武術,練勁〈力〉是一項重要的功夫,因勁除具力的自然要件外,尚須加上氣的呼吸,與意的導引配合,尤其練太極拳更特重意的作用,故有「用意不用力」的典則。此其中更須講求「蓄勁如開弓,發勁如放箭。」亦是張與弛道理,在術語中為一開一合,張與弛在初學者易於瞭解,張即緊,弛即鬆,張是生理上自然的緊,弛也是生理上自然的鬆。不加上任何條件,開與合則須加上意與氣的條件,因之要學練以意導氣一吸一呼或一蓄一發,內〈中〉氣使一開一合,身體就一張一弛。所以蓄〈吸〉勁時不論身形開合,都稱開勁,同樣的發勁也都稱合勁。故在練習拳架時先從全身放鬆著手,使血氣暢流,易達四梢,在勁道上來說,則「不致有絲毫的拙勁」〈拙力〉產生,以使達到「輕靈變化,圓轉自如」和「意之所至,氣即至焉。」於是得到「如棉裹鐵,份量極沉」之「真正內勁」。鬆與緊是相對的,鬆不是軟,緊不是硬,如何使之不軟不硬,在太極拳的要訣上有「均勻貫串」。便是調和的要件,更是減少局部拙力,而增強整勁的無上法門,在科學的實驗上,將分子均勻到極致,便會產生高密度最大力量,即是一個例證,勁又有內勁和外勁的不同,這要從呼吸上來說明,例如舉重,當你把石擔舉起來的時候,必須吸一口氣,加強氣力,才能舉起,假如呼一口氣,全身一鬆,石擔便會下掉。這種勁在俗語上曰「悶口勁」,也就是外勁,在太極拳的術語上,用這種勁,便叫「頂勁」「抗勁」。反過來說,當發勁的時候呼一口氣,全身鬆弛,其勁便如箭般射出,由是可知外勁是以張為用以弛為蓄,內勁則是以弛為用,以張為蓄的,故有「蓄勁如張弓,發勁如放箭。」典訓,用物理學的概念來說,張就是能量匯蓄的過程,弛就是能量釋放的過程,太極拳講內勁,不尚外勁,故視「頂」「抗」為病,又太極拳是據太極圓形與陰陽變化為其理論基礎,因之在運動時不能離開劃圈,也就是曲中求直,轉圈而運。雖然在一張一弛的過程中,力量在不斷的變化,但速度仍可保持均勻,全身亦始終保持鬆開,如一處不鬆開,便是有不圓處,便不得力。

故拳經有:如有不得力處,須於腰腿求之。因為腿是支點,腰是中點,圈的圓轉,支點與中點如不協調不均勻,便不能起圓化的作用。

從物理學的概念可獲知,只有圓圈運動才能在外力變化的作用下,仍可保持均勻的速度,而且也正是由圓圈運動的離心力和向心力的作用,才可使人身體一直保持鬆開狀態,這便是太極拳主張「鬆」,而由「鬆」練出內勁的道理。從上述著與勁的談論,對於何謂著,何謂勁。當可獲知一些概念,有了這些概念,再從推手,大的訓練中,去解悟雙方的用勁,是否有頂、抗的現象,是否做到圓化的要求,是否因為我頂而彼抗,或彼頂而我抗,如何去消除生理本能上的用力頂抗,而去意味著輕靈走化,與粘黏連隨上去下功夫,這些道理說起來很容易懂,做起來便不簡單,因之多練、多悟,才是懂勁的不二法門。至於勁的類別分為粘黏勁、聽勁、懂勁、走勁、化勁、引勁、拿勁、發勁、借勁、開勁、合勁、提勁、沉勁、掤、履、擠、按、採、挒、肘、靠、長、短、冷、抖、震、截、鑽、凌虛等勁,均係以其動作、方式、作用而區分,在初學不必去詳細研究,到了知道化發的程度,便會一勁通,餘勁自通的境界,至於勁道的強弱,用的自如不自如,這便涉及到自身功夫的深淺,和彼我雙方的功夫程度,與應用時的心理狀況而有所不同。因之在練習或競技的過程中,必須在心理上不要有勝負的觀念,尤其不要有必勝的觀念,以免造成心裡的負擔,精神的緊張,影響到「鬆」的基本要求而產生頂抗的現象,如能在此一方面,多下功夫,泯除得失之心,真正作到以意粘連,才能真正步入懂勁之途,而階及神明也。       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jasonhan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